周末查询了一下沪深市场今年以来宽基全收益指数的情况。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我们经常看到的指数是价格指数,含上成分公司分红的部分是全收益指数。
沪深300全收益指数上涨了6%。
中证500全收益指数上涨了6.09%。
中证800全收益指数上涨了6.01%。
中证1000全收益指数上涨了5.05%。
国证2000全收益指数上涨了6.24%。
我们看到全部指数基本上在6%左右。
可转债算术平均涨幅和涨幅中位数都在6.63%和5.15%。
可转债天天做等权的涨幅7.33%。
无论什么方法,今年以来的收益都是6%左右。
有波动就有收益,有波动就有亏损。盈亏同源。
今年年初的时候,小盘行情明显比大盘行情好。
什么成长比价值好,什么小盘比大盘好,都是阶段性的。
以上这些,还只是境内市场的比较。如果算上境外市场的比较,追涨杀跌一通,可能最后的收益不如资产配置。
所以,要么做好资产配置,要么做好顺势操作。
投资的未来是未知的。价值区间和情绪是可以觉察到的。
买有价值的和有成长性的公司,而不是单纯的配置低的分红好的公司。
经历了2019年和2020年的投资者都知道分红类型的公司从受追捧到慢慢抛弃。
经历了2021年和2022年投资者都知道又相反。
以低估值购买的公司并不意味着有安全边际,也可能是价值陷阱。
当拥有一家劣质企业时,时间对投资者不利--因为企业的潜在价值在恶化。
发现普通企业价格差异的投资者希望价格迅速上涨到回归内在价值。时间越长,实现预期回报的时间就越长,面临的不可控风险也就越大。
2007年时苹果的市盈率30倍,但2012年时仅为3倍。
过去不能反映未来。要了解企业预期收益的因素。如果优秀因素不变,就能一直持有。
但是,能有几家一直持续优秀的?所以需要计算内在价值。而公司业务越简单,长期盈利的内在价值估计就越准确。所以,散户还是比较考察跟踪消费行业公司的。
Smart Beta策略中的一些指数,如中金300指数等都用了类似思路。
今年以来中金优选300指数也收益了一成多。中证中金优选300指数从沪深市场中按照中证二级行业筛选出各行业内规模、流动性和营业收入整体水平靠前的证券后,从中选取ROE相对较高且稳定、分红能力较高同时兼具成长性的300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为投资者提供更多样化的投资标的。
还有红利质量指数、红利潜力指数、国信价值指数等各有各的策略,都是有些类似。
优秀策略不是时时有效,所以保证了优秀策略长期有效。
所以Smart Beta策略组合长期是能够比较稳定地取得优秀业绩的。
关键词:
质检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