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昆明市东川区紧盯问题短板弱项,明确工作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强化督导检查,把好脉,开良方,推进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见行见效。
围绕指挥部枢纽作用,开良方。近期,围绕指挥部运转、调度机制、调度工作等方面及时调整,区委主要领导主抓落实,召开区委常委会会议3次,专题会、调度会、指标分析研判会议44次,安排部署全区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工作,依托各项指标找问题、列清单,逐一销号。选优配强专班力量,严格落实“周推进、月研判、季总结”工作制度,建立工作融合联动机制,收集、分析全区专项行动开展情况,强化督导检查,聚焦关键点,谋好篇,布好局。
围绕主体责任全面落实,压实责任。制定下发《东川区普法强基补短板重点攻坚行动方案》,通过重点攻坚、集中攻坚,压实四方责任,即党委主体责任、部门协同责任、乡镇(街道)属地责任、基层网格直接责任。重点打好“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及被侵害持久战、信访维稳防控战、命案防控攻坚战、特殊群体服务管理主动战、社会治安巩固战”,实现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行业专项普法全面覆盖。开展隐患和信访问题常规排查5次,梳理出各类重点信访突出问题73件,18名区级领导进行包案化解,切实做好信访积案化解,确保重点群体、重点人员不漏管失控。践行“浦江经验”开展区级领导信访接待日工作,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推进群众及时就地反映、解决问题,截至目前开展2期,接待群众19批26人次。在全区范围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百日行动”专项整治,受理交通事故721起,与上年同期755起相比,下降34起,同比下降4.5%,其中查处酒驾醉驾152起,同比下降45%。
围绕发挥基层触角探头作用,强化联动。有效发挥村组干部、网格员、法律明白人等基层的触角、探头的作用,全区3支普法工作队、5支“法治东川、政法先行”普法先锋队+9个乡镇(街道)普法攻坚服务队,定责任落任务明边界,联动社区民警、社区工作人员、楼栋长、党员“三双”服务等力量,发挥民情驿站、矛盾调解中心等平台作用,上半年,全区各乡镇(街道)共排查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38件,调解成功338件;全区各行业调委会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433件,调解成功433件;区公安局处置民事纠纷类警情313起,针对性地对矛盾纠纷当事人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提高群众法治意识。
围绕落实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闭环,促稳定。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七个闭环”和“六个一措施”,下好“先手棋”,对“任务清单”再排查、再核实,摸清基础数据,及时将问题清单与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共同建立工作台账,梳理成册成档。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把群众日常生活中频发的家庭、婚恋、债务、土地权属、劳动关系等纠纷作为重点排查内容,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进行深入研判分析。目前,排查出矛盾纠纷99件,已化解83件。
围绕重点场所、重点人员管理,严格防范。严格落实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通过开展“清场所、清楼宇、清网络”行动,联合区市场监管局、区公安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区教育体育局等部门组建工作组每晚开展酒吧、KTV、网吧、夜市摊等联合执法检查,加强对重点行业从业人员普法宣传教育,督促严格落实有关制度要求,及时防范处置各类安全隐患,截至目前,查处违规接纳未成年人酒吧1个。启动夏夜治安巡查宣防行动,以“两统一会战、一见一清零”为牵动,紧紧聚焦六个专项工作,强力推进维护政治安全、社会稳定各项工作。检查行业场所84家,检查其他巡查重点部位21个,核查采集与更新维护从业人员信息142条,排查整改隐患21处。组建1149人的退役军人红色志愿服务队协助公安机关开展巡逻防控,维护社会治安。
围绕及时跟进普法,细化普法。做好矛盾纠纷调解回访,以案释法,动态掌握。统筹整合区级主要新闻媒体、法治成员单位新媒体平台等“线上”渠道,以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线下”平台,推动构建以人口密集区等重点部位为“点”、以辖区主要道路为“线”、以所有小区、村(社区)为“面”的普法宣传主阵地,实现整体联动、全域拓展、全维覆盖。上半年,针对初中文化程度低、法律意识淡漠的农村青壮年开展法治宣传活动线上211场次,线下186场次,培训319场次,受教育人数15737人次。
关键词:
质检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