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情报局网_中国金融门户网站 让金融财经离的更近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辅具产品,残疾人辅具的科技感越来越强|今日精选

当前位置:金融情报局网_中国金融门户网站 让金融财经离的更近>质检 > 正文  2023-07-05 11:29:34 来源:华夏时报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陶炜 张智 南京摄影报道


(资料图)

从植入听障人士体内的人工耳蜗,到协助下肢行走功能障碍患者行走的软骨骼机器人,残疾人辅具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

6月底,江苏省残联系统辅具服务技能比赛在徐州举办,一批帮助残障人士改善生活质量的辅具产品在比赛中展示出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参与比赛的辅具产品覆盖了多个细分领域,肌肉外甲、CVI自制辅具、视知觉干预系统……一个又一个科技感十足的辅具产品,正在帮助残疾人改善生活质量。

提供给残疾人的不只是辅具产品,还包括辅具适配服务。在“辅具适配服务优秀案例评选”中,怎样给残疾人提供最适合他的辅具并尽可能降低花费,也涌现出很多令人感动的案例。

“这次全省残联系统辅具服务技能比赛,是省残联开展主题教育以学促干的实际行动,旨在提升基层残疾人辅具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技能。”江苏省残联相关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过去五年来,江苏全省建成残疾人康复机构530家、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点277个、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定点机构89家,设立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点1235个,为5.8万名残疾人提供辅助器具适配服务,残疾人精准康复、辅具适配服务率均超过98%。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辅具产品

残疾人辅助器具是用于辅助残疾人的工具。各种各样的辅助器具帮助残疾人补偿功能、克服障碍、改善状况,切实解决生活、出行、学习和就业等方面的实际困难。记者在6月底召开的江苏省残联系统辅具服务技能比赛上发现,残疾人辅具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

比赛现场,苏州代表队带来的Relink下肢肌肉外甲获得本届比赛“实用型辅具产品设计评选”一等奖。这是一款软骨骼机器人,可以帮助下肢行走功能障碍患者,改善异常步态,提高患者的行走稳定性,提升步行能力。

据苏州残联代表队的高莹莹现场展示,总重量6斤的软骨骼机器人,可以在一分钟之内穿戴,30秒即可脱下。在快走、慢走、急转弯等不同状态下,“肌肉外甲”丝滑切换助力方式,行走自如。据这款“肌肉外甲”的研发单位远也科技工作人员李婷婷介绍,机器人支架的材质是仿生碳纤维,一只仿生碳纤维支架的重量仅480g,所以穿上碳纤维支架,身体的自然动作几乎不受限制。这款机器人可以精准监测到用户倒退行走的意图,并即时停止助力,增强安全性。当转弯时,设备会根据转弯的直径大小降低助力。转弯直径越小,转得越“急”,助力越小,保证穿戴者可以顺利完成转弯动作。

使得这一产品能够适应于多种情境的核心技术,是人工智能的机器学习算法。据介绍,软骨骼机器人里面配置了高性能的中央处理器,收集分布在“肌肉外甲”装备上的惯量传感器、力传感器实时反馈的脚的步态数据等信息,并通过人工智能算法技术定制助力方式,所以,无论是何种行走速度、何种行走方向,“肌肉外甲”都能在行走过程中给予脚部最优的力量辅助。

“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实时检测,反馈到背包,处理数据,同时给予助力指令。正常人都有左右脚轻重的区别,像中风患者的步态是异常的。何时给予脚底助力,给予多大的助力,强大的机器学习算法精准判断,给予助力也不存在延时。”李婷婷介绍,这款软骨机器人相比刚性骨骼更轻便,并且改变了机器带动人,“机器走,人不走”带来的尴尬。软骨机器人实时探测人的意图,机器配合人行走,实现了人机融合。

除了软骨骼机器人以外,其他产品也都科技感十足。从CVI自制辅具到视知觉干预系统再到智能康复助行车,一个又一个科技感十足的辅具产品,正在帮助残疾人改善生活质量。

提供的不仅仅是产品

辅助器具服务不是简单的发放器具,而是身体状况的准确评估、需求的精准了解、产品的精心选择、使用和回访的及时跟进,是一项专业而系统的工程。在“辅助器具适配服务优秀案例评选”的比赛环节中,盐城代表队的《聆听世界,让花吐蕊》获得了一等奖。这一案例生动说明了辅助器具适配服务是如何进行的。

今年18岁的高三学生小孙,2007年被诊断为双耳重度耳聋,2008年双耳佩戴助听器至盐城市残疾人教育康复中心进行听觉言语的康复训练,随后进入普小就读。2021年,盐城市残联积极联合市财政局、医保局、卫健委,启动听障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和升级项目,最大限度保障听障家庭权益;与复旦大学附属耳鼻喉医院及南京鼓楼医院的名医合作,助力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成为人工耳蜗植入定点医院;与市面主流厂商谈判,为该市听障儿童家庭以最低价格提供市场主流人工耳蜗产品。这一项目是全国首次将救助对象从14周岁扩大到18周岁以下,当时16周岁的小孙成为这一政策变化的受益者。通过常规检查、听力学检查、影像学评估、言语评估、心理学评估等,小孙的情况被审查认定符合植入标准。之后,经过医生、耳蜗技术人员、康复教师、患者及监护人的商讨研究,最终选择了美国AB耳蜗Advantage+美人鱼Q30进行植入。

这款耳蜗有四个麦克风能全方位收声,符合人体仿生学。植入手术后,又对小孙进行了针对性康复训练。“我既是不幸的也是幸福的,盐城的这个救助项目改变了我们一家的命运,植入让孩子进入了普校,升级也会带来高品质生活,非常感谢党和政府。”小孙的父母说。

盐城市听障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和升级救助项目开展以来,盐城市财政共投入2300余万元,植入62人,升级175人。这一项目被列为中残联精准康复服务行动优秀管理案例、江苏省残联创新创优示范项目。

优秀的辅具适配服务不止这一件。南京代表队讲述了给一位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渐冻症)的孩子提供辅具适配服务的经过。该名孩子在四岁的时候发现无法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奔跑,五岁的时候走路开始经常摔跤,起身出现困难,七岁时已无法自主行走,日常出行需要借助轮椅,目前十三岁,由于病情加重,已经瘫痪在床,且四肢出现不同程度的屈曲,活动度严重受限,日常生活起居需要母亲全程服务。为推动康复与教育同频共振,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营养科王群副主任、江北新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窦晓伟以及南京江北新区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工作小组杨丽莹副主任、吴玉茹老师一同前往该名孩子家中,开展了送教与诊疗活动。在针对前期送教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重点解决家长对于学生的营养饮食以及辅具支持方面等相关实际问题。在沟通经了解中,王主任通过详细的询问,了解了孩子近期的饮食情况,并针对挑食、增进食欲等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随后,窦晓伟对孩子的四肢关节活动度、肌力、肌张力情况、褥疮压力及姿势控制等多方面进行评估与检测。通过与家长老师沟通获得的信息,进一步提出了具体的医学与教育相结合的居家康复方案,并进行了现场示范与教学,同时着手尝试制作相应的辅具设备。他们为该名孩子定制了坐姿矫正轮椅和防压疮坐垫,提供了康复指导及适应性训练。根据南京市的相关政策,轮椅给予他免费适配,尽可能帮助他的家庭减负。

过去五年来,江苏全省建成残疾人康复机构530家、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点277个、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定点机构89家,设立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点1235个,为5.8万名残疾人提供辅助器具适配服务,残疾人精准康复、辅具适配服务率均超过98%。

“这次全省残联系统辅具服务技能比赛,是省残联开展主题教育以学促干的实际行动,旨在提升基层残疾人辅具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技能。”江苏省残联相关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未来五年,他们将突出服务为本,建立更加均等更加便捷的关爱服务体系,提升残疾人公共服务质量。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关键词:

相关内容